2009年是湖南体育承前启后,续写辉煌的一年。我省体育健儿收获7个世界冠军、19个亚洲冠军和26个全国冠军,并在全国十一运会上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跃上金牌榜第10位,居中部六省第一位。群众体育如火如荼,“全民健身日”成为人民的节日,政府的“免费清单”让更多群众走向户外,参与健身。
收获7项世界冠军
2009年是丰收的一年,我省体育健儿共收获7个世界冠军、19个亚洲冠军和26个全国冠军。
在7个世界冠军中,举重占据半壁江山,斩获4枚世锦赛金牌。11月下旬在韩国开赛的举重世锦赛上,我省名将龙清泉、王明娟再次向世界展示“湖南力量”。龙清泉在男子56公斤级比赛中,一举夺得挺举和总成绩两个冠军。这是他首次出国参加比赛,便在世锦赛上夺魁。因为杠铃片重量加错,王明娟到手的挺举金牌“飞了”,但她还是获得女子48公斤级抓举和总成绩桂冠。
5月17日,中国羽毛球队第7次捧起苏迪曼杯,我省名将郑波与于洋搭档,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以2比1逆转奥运冠军李龙大/李孝贞,为中国队再夺苏杯立下战功。11月1日,38岁老将刘英姿继十一运会为我省射落首金后,再展神勇状态,一举射落2009年世界杯总决赛女子飞碟多向金牌。这不仅是刘英姿个人的第一枚世界杯总决赛金牌,也是我省射击队在该级别比赛中的一次突破。此外,湖南伢子陶毅还在11月举行的蹦床世锦赛上,与队友合作摘取男子单跳团体冠军。
我省运动员还斩获10枚亚锦赛金牌。初出茅庐的小将何敏勇夺跳水男子3米板双人和男子团体两枚金牌,吉国华夺得男子举重56公斤级挺举和抓举冠军,鲍春来、董乐安、何红梅、刘春花、刘甜分别获得羽毛球男单、女子现代五项团体、女子柔道52公斤级、女子标枪和女子跳水团体冠军,李俊、谭飞虎、李斌参加的中国水球队也称霸亚锦赛。
在12月份的东亚运动会上,我省派出9名运动员夺得9枚金牌。举重名将龙清泉、杨炼、李萍、祁希慧,羽毛球运动员柴彪、陈晓佳,柔道选手谢狮狮,田径小将刘春花,赛艇选手张亮在香港赛场再次展现了“体育湘军”的风采。
竞技体育再进十强
10月举行的全国十一运会上,我省运动员发扬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在开幕前没有赛会金牌入账的不利情况下,奋起直追连夺13金,最终以18金10.5银6铜(其中5金为北京奥运会所夺金牌折算)名列金牌榜第10位,时隔8年后再次跻身全国十强。
4年前的全国十运会上,我省代表团自1993年以来首次跌出全国十强。十运会后,我省体育界痛定思痛,喊出“从零开始”的口号,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施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在积极向国家队选送优秀苗子的同时,引进外省高水平教练和有潜质的苗子。经过卧薪尝胆,顽强拼搏,我省在本届全运会上圆满完成了再进十强的目标。
我省体能项目在本届全运会上如积蓄已久的火山全面爆发。13枚赛会金牌全部来自体能项目,并在赛艇、女子皮艇、男子游泳、大级别举重、现代五项等项目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我省运动员频频以超世界纪录、创亚洲纪录和全国纪录的成绩,改写了湖南竞技体育的格局,也进一步拓宽了我省竞技体育的竞争领域。
我省引进的优秀人才在本届全运会上挑起了大梁,实现历史性突破的运动员,都是由引进的优秀教练员培养的。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李玄旭、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黄朝升的教练冯真,女子举重75公斤以上级冠军祁希慧的教练朱明武,男子赛艇双料冠军张亮的教练宋良友,都来自辽宁。引进的优秀运动员也是一大亮点。近年来,我省从北方引进力量型选手,用南方的细腻技术加以改良,“南北嫁接”取得了全运会4金的丰硕成果。本届全运会上,女子举重75公斤以上级冠军祁希慧,赛艇冠军张亮、史志强,皮艇冠军周玉均为辽宁人。“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形成了湖南竞技体育的“外延式”增长效应,带来的不仅仅是金牌,更多的是湖南体育可持续性发展的新路。
我省还涌现出李玄旭、黄朝升、张亮、史志强、祁希慧、周玉、刘春花等一大批优秀的年轻运动员。十一运会上夺金运动员平均年龄22岁,其中最小的李玄旭年仅15岁,有11名选手是首次夺得全运会金牌。在夺得奖牌和名次的选手中,还形成了一大批生力军,经过全运会的历练,他们将成为我省十二运周期的骨干,这标志着湖南竞技体育新老交替已经完成。
但是,占我省半壁江山的计点打分项目在本届全运会“全军覆没”,一些传统优势项目显现危机。上届全运会我省在体操、跳水、柔道、摔跤等计点打分项目获得7金,本届全运会却一金未得。体操和蹦床男子团体在预赛中惨遭淘汰,摔跤只有2人出线,跆拳道在决赛中一场未胜,这表明这些项目水平有所滑落。上届夺金的男子柔道、女子体操、女子摔跤与对手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加上羽毛球尖子不尖,我省昔日一些重点项目已陷入危机。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在竞技体育重返全国十强的同时,我省群众参与健身、投身运动的热情也蔚然成风。
2009年是国务院批准设立全国“全民健身日”的第一年,也是后奥运时期继承弘扬奥运遗产,积极探索全民健身活动长效机制的重要一年。8月8日,全省14个市州同时举行了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和声势浩大的展示活动,把我省第一个“全民健身日”办成了人民的节日、体育的盛会。
一些市州还在指定日期实行体育场馆免费开放,为探索全民健身活动的长效机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省会长沙,橘子洲、岳麓山、烈士公园、天心公园等城市公园在今年内次第免费开放,长沙市政府的“免费清单”让更多群众有了走向户外,参与健身的选择。长沙市15家指定游泳馆在7月15日至8月25日的40天内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更是让广大中小学生欢度了一个特别充实的暑假。
按照有关规划,到2010年,全省各市州均要建设和完善能承办全省性综合运动会和全国及国际单项体育比赛的体育中心。全省2/3的县市区将拥有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训练馆在内的较为完备的体育设施。
健身与时尚相结合,成为我省全民健身的一股新潮流,轮滑、瑜伽、街舞、户外运动等这些与青春有关的时尚健身运动开始在我省风靡。追随这股时尚运动风的大部分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往往通过QQ群联络,组织活动。
在城市的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雪炭工程”也在为我省群众体育发展较为落后的地方“雪中送炭”。“雪炭工程”,是国家体育总局对老、少、边、远、穷地区群众体育发展的一种扶持政策。成为“雪炭工程”项目的地区由国家体育总局资助200万元,所在省、市各扶持50万元作为援助资金。
与此同时,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也在三湘大地全面铺开。通过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引导农民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有效地改善农民的体质健康状况,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省14个市州将建设5292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每个项目均配置2万元的场地建设费、1万元的器材、1个室外篮球架和2台室外乒乓球桌。到今年年底,已有440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实施建设,将于2010年第三季度竣工。按照计划,余下的887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将在2011年完成。
越来越多的健身场馆,越来越丰富的健身项目,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健身”。据省体育局统计,目前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口的29.6%,人民体质普遍增强,人均寿命达到73.6岁。
(来源:湖南日报)